中国绿色语文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作文 健康绿色的语文资源网 网站地图 名师文集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用户注册 |
《害群之马》阅读训练 |
||
原文
黄帝将(1)见(2)大隗(3)于具茨(4)之山,适遇牧马童子,问涂(5)焉,曰:“若(6)知具茨之山乎?”曰:“然(7)。”“若知大隗之所存(8)乎?”曰:“然。”黄帝曰:“异哉(9)小童!非徒(10)知具茨之山,又知大隗之所存。请问为天下(11)。”小童辞(12)。黄帝又问。小童曰:“夫为天下者,亦奚以异乎牧马者(13)哉?亦去其害马者而已(14)矣。”黄帝再拜稽首(15),称天师而退。
译文
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,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,便向牧马少年问路,说:“你知道具茨山吗?”少年回答:“知道。”又问:“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?”少年回答:“知道。”黄帝说:“这位少年,真是了不起啊!不只是知道具茨山,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。请问怎样治理天下。”少年推辞不说,黄帝又继续追问。少年说:“治理天下的人,这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两样呢?也是去掉其中不好的马罢了。”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,口称牧童“天师”而退去。
注释
(1)将:将要 (2)见:拜访 (3)大隗:传说中的神名(4)具茨:山名,在荥阳密县(今河南省密县) (5)涂:通“途”,即路 (6)若:你(7)然:是的,表应答 (8)所存:所在的地方 (9)异哉:了不起啊。异:不寻常的 (10)非徒:不但,不只 (11)为天下:治理天下 (12)辞:谢绝 (13)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:这与牧马有什么两样。奚:何。以:因。异:不同。乎:相当于“与”、“跟”。 (14)而已:罢了 (15)稽首:叩头
成语启示
对有损国家、集体、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,要及早发现、及早处理。(或:要虚心向他人请教;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。)
阅读训练
1.用简炼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。
2.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?
3.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“害群之马”,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什么?
4.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?请举例说明。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?
参考答案
1.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。
2.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,除掉害群之马即可。
3.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。
4.略 |
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