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绿色语文网 教案 试题 课件 作文 健康绿色的语文资源网 网站地图 名师文集 加入收藏 回到首页 用户注册 |
和氏之璧 |
||
楚国人和氏,在楚山上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。凭着多年的经验,他知道石头中间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。他捧着玉石去献给楚厉王。厉王让玉匠鉴别。玉匠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。厉王十分生气,下令砍掉了和氏的左脚。
厉王死后,武王接位。和氏又捧着玉石去献给武王。武王手下的玉匠依然一口咬定是块普通的石头。武王又下令砍掉了和氏的右脚。
武王死后,文王登位。和氏抱着那块玉石在楚山脚下号啕 (táo)大哭,哭了三天三夜,眼泪流干了,滴出了血。
文王听到这件事后,就派人问和氏痛哭的原因。和氏说:“我不是为被砍去了双脚而伤心,我只恨乾坤(qián kūn)颠倒,黑白混淆,宝石被说成石头,忠诚被诬为欺诈。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的啊!”
文王吩咐玉匠把和氏奉献的玉石凿开来验看,发现里面果然是一块上好的宝玉。后来,世上就把这块宝玉称为“和氏之璧”。
[提示]
在事实和真理面前,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认识,不怕砍去双脚,甚至不怕杀头,这就是和氏可贵的品格。正因为有了这种品格,和氏终于使是文王作出了合乎事实的结论,恢复了他的名誉,并使宝玉得见天日。对待是非都应具有这种精神。
[原文]
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①,奉而献之厉王②。厉王使玉人相乏③,玉人曰:“石也。”王以和为诳而别其左足④。
及厉王薨⑤,武工即位,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。武王使玉人相之,又曰:“石也。”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。
武王薨,文王即位,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,三日三夜,泣尽而继之以血⑥。王闻之,使人问其故⑦,曰:“天下之则者多矣,子奚哭之悲也⑧?”
和曰:“吾非悲别也,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⑨,贞士而名之以诳,此吾所以悲也。”
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⑩,遂命曰:“和氏之璧”。
—— 《韩非子》
[注释]
①玉璞(pú)——里面含着玉的石头。
②奉——两手捧着。
③玉人——玉工。相(xiàng)——仔细看,审察。
④诳 kuáng)——欺骗。刖(yuè)——古代的一种酷刑,把受刑人的脚砍掉。
⑤薨(hōng)——古代称侯王死叫“薨”。
⑥泣(qì)——眼泪。
⑦故——原因。
⑧奚(xī)——为什么。
⑨夫(fú)——代词,那个。题——命名,称为。
⑩理——雕琢、加工玉石。 |
||
|